往期阅读
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忆桃花源

◆张亮

  说起桃花源,每个人都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脑海中会浮现出那种安静、悠闲、美好、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画面。是的,你脑海中的“桃花源”,就是我的家乡——庐山市桃花源风景区,虽饱经风霜,但她依旧是那么祥和宁静、不骄不躁地存在着,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保留着自己的一方净土。 

  桃花源很美,而作为一个在桃花源里出生长大的人来说,不想用太多的文字来修饰她的风景,但我想告诉大家,桃花源里不仅仅只有山水美,还有我们快要遗忘的人和事。

  爷爷的抗战与万家岭大捷 

  桃花源里的村落,基本都是以同姓宗族聚集建立的村落,有大小十余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祖堂。逢农历初一、十五及重要传统节日,每家每户都需要到祖堂敬香上茶,期盼祖先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在家乡有一个习俗,除夕晚上要去村中年龄较大的长辈家中去送祝福,称之为“辞岁”,听一听族中长辈讲讲家族历史,晚辈向长辈汇报这一年的工作生活,展望明年的愿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口述相传的“平台”,我才能了解到我爷爷的故事。 

  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只有6岁,对爷爷根本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关于爷爷的一些事情也是在“辞岁”时,听族中长辈及奶奶提起。在奶奶的印象中,爷爷跟部队在外面打仗回来娶她的时候,身穿一件军大衣,这件军大衣也是爷爷唯一值钱的物品。 

  关于爷爷的抗战,族中长辈也只是留下一点点残存的记忆。从他们口中得知,爷爷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当兵的”做小兵(年龄较小,称之为小兵)打日本鬼子,刚开始是在村子对面山上,后面跟着“当兵的”在隘口、马回岭那一带打日本鬼子。 

  根据这些零碎线索,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其中著名的“万家岭大捷”应该有爷爷的一份功劳。在“万家岭大捷”后,日本鬼子开始疯狂扫荡报复。为应对日本鬼子扫荡报复,桃花源里的村民自发组建“联保队”,安排壮丁放哨,目的是当日本鬼子快要进村时,提前告知村民然后躲到深山里,预防日本鬼子进村屠杀。然而有一次,由于汉奸的出卖,被日本鬼子一夜间抓走几十个放哨壮丁并残忍杀害,顿时几十个家庭支离破碎,父母失去儿子,孩子失去父亲。每忆起此事,族中长辈都会长叹道:“如果他没有被日本人杀害,他家应该过得很好,他家也不至于绝后,族中人丁应该不至于现在这么单薄。”而我所在的村庄,就在1942年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烧得整个村庄片瓦不存。 

  这些残存的记忆,还有抗战的遗址,也随着时间的远去,开始慢慢消失。那些埋葬忠骨的茔丘,也淹没在绿水青山中。而我们能做的是,这些故事不被遗忘。 

  儿时的山路与父亲的工作 

  桃花源风景区的地名其实是叫庐山垅,属于庐山余脉,所有的村落沿谷帘泉(天下第一泉)汇聚的溪河而建,蜿蜒曲折。在1993年之前,桃花源里是没有大马路的,连接每个村庄的路都是那种石阶小道,非常窄,窄到两人都不能并肩行走。小时候,要去一趟镇上,必须花一个多小时跟着母亲走几公里的“羊肠小道”,到105国道上才能坐到车。 

  平日里,村民们走这种路外出也都不碍事,但是遇到生病不能行走的时候,只能采用“椅轿”的形式,几个人抬着,把病人抬出山区,非常费时费力。也是因为这种不便利的交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让一些家庭留下了至今难以忘怀的痛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1993年,桃花源里开始修建大马路,每家每户都出劳力,分片包干修路。经过几次修建,现在桃花源里全部通了水泥路。 

  在修路之初,由于地形的原因,修建大马路要开山凿石,遇到大石头阻挡用炸药炸开,所以基本每家都有一些炸药和雷管。修路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就和村里的同龄人,拿着家里的炸药雷管,用玻璃罐装好,做成炸弹,点着后扔到河里去炸鱼。类似于扔手榴弹一样的,这也是我与炸药雷管近距离接触,现在想想都后怕,玩了那么多年的炸药竟然没有出事故。 

  路通了,经济也就活了。如今,旅游的兴起,家门口的溪河也改造成了漂流景点,父亲便在漂流公司上班,负责在落差大的漂流区域摆正漂流船体及保护人员安全,我称他为“漂流安全员”。一辈子务农的父亲,也因此享受“上班”的感觉,而且每月还可以享受法定休假,这是他最喜欢的。 

  每次在外地回家之前,跟父亲打电话都会告知什么时候到家,父亲也会调好休假时间。其实父亲休息一天,比在漂流公司上班还辛苦,因为还要干很多农活,淳朴的父亲却觉得很幸福,在他心中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家人的平安,有“官方法定休假”,有公司组织的免费旅游,60岁之后可以领到国家发的钱。 

  家乡的桃花与望归的心境 

  细想一下,自己已经有十几年没看过家乡桃花盛开的样子了。上大学后,每年桃花开的时候,自己不是在外求学就是在外工作。只是每年桃子成熟后,母亲会打来电话,问我要不要回家拿点桃子去吃,而我却是一直没空。 

  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桃花开的时候,我和玩伴们都喜欢把那红花摘下来,放在手心,然后用双手使劲地搓,直到把双手染红,再用红彤彤的双手往别的玩伴脸上、衣服上抹,直到把玩伴的脸变成关公脸,哭着回家为止。 

  然而母亲是最反对我们摘桃花玩了,母亲说桃花凋了以后,小桃子就从花蕾中长出来,如果把桃花摘了,就结不了桃子。为此,每次摘桃花玩的时候被母亲看到,总少不了一顿骂。 

  慢慢长大些后,急于行走,无心旁骛,也就只记得桃子成熟后,摘几个大桃子,大口大口地吃,从未想过桃子是那桃花中长出来的。桃花用它的凋谢换来丰硕的果实,而那时我却不曾记起它。 

  曾几何时,也想抽空去家乡看看那满山的桃花,每每计划好了时间,却总在出发前一两天,被生活琐事所困,不得不取消行程,让人叹息不已。 

  其实,家乡桃花开的时候,也并非有很多游人去关心和观赏,所以桃花只有与父辈们相依相伴,也只有父辈们会把它们当自己的孩子看待,细细地呵护,为它们施肥、锄草、剪枝。因为父辈们知道,只有桃花凋落后,硕果丰收时,他们的孩子会回来取桃子。 

  时至今日,虽然每年也回家乡,但常年在外,对于家乡的感情,我还是自私的。总想着,家乡现在这个样子挺好,希望像照片一样定格在现在这样美好的样子,不想有太多的游客,不想被过度地开发,只是希望家乡美的模样,一直这样保存着,有清水、有溪鱼、有桃子、有橘子……还有我那乡亲爽朗的笑声。 

  美丽的桃花源,我的家,我会常忆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小说荟
   第A3版:新诗经
   第A4版:群体展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万杉寺的来历
长忆桃花源
石板街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