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禾苗抽穗思袁公

  ■ 江初昕

  父亲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小时候经常没有饭吃,吃野菜、啃树皮那都是家常便饭。粮食在他的心目中比命还重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哪有什么精神追求,成天就是在地里找食,脸朝黄土背朝天,艰难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情况略有好转,但还是吃不饱肚子。正在长身体的父亲每天都是饿得前胸贴后背,做梦都梦见饭桌上有一碗喷香的白米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分产到户,情况才渐有起色,但那时父亲刚刚成家,先后生了五个孩子,家里张口吃饭的人多了,靠几亩薄田难以维持生计,加之又在山区,稻谷产量也不高。

  父亲爱惜自己的土地,肯下力敢吃苦,在当地是有名的种粮能手,秋后亩产都要比别人家要高出近百斤。父亲常挂在嘴里一句话,耘耙底下也长肥。意思是说,要经常给水稻耘草施肥,促进水稻的生长。为了能多打粮,父亲起早摸黑,侍弄着自家的田地。从下种、育秧、耕田、插秧、耘田到守水收割,倾注了父亲大量的心血,特别是水稻分蘖抽穗的关键时候,父亲就会给水稻施肥,那时的肥料基本都是农家肥,父亲从牛栏或猪圈里用粪箕把农家肥一担担挑到田里,用手沿秧苗间距铺开,再用脚踩踏在烂泥里。有了底肥,田里的水稻长得油光发亮,长势喜人,与相邻的稻田形成天壤之别。

  尽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秋后的收获亩产不是很高,稻穗上瘪谷比较多。父亲摸着空空如也的瘪谷,心里也好像掏空了似的,长吁短叹,一筹莫展。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成,稻谷还有个好收成,要是碰到刮大风下暴雨等恶劣天气,稻子倒伏在水里,那真是揪心呀,不及时扶起来,稻谷就会发芽。碰到这样的情况,父亲就带着全家一起出动,下田扶稻子,不但人累得筋疲力尽,而且产量也大打折扣。

  那年,父亲兴冲冲从县里拿回家一袋稻谷种子,宝贝似的对我们说,这是刚研究出来的高产杂优品种,现在拿回来试种。有了良种,父亲就期盼着早点开春。天气转暖,父亲就着手育秧,把良种均匀播种在泥土里,盖上薄膜。一段时间以后,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秧苗来。犁田、插秧,父亲就像侍弄襁褓中的婴儿一般,生怕有个闪失影响了稻谷的生长。把秧苗插到水田里以后,父亲每天下床的头一件事就是查看田里的秧苗,分蘖抽穗、扬花灌浆,父亲每时每刻都注视着这片优良水稻。优良品种就是不一样,稻穗从根兜到梢头都密实结满了颖壳,颖壳里灌满了浆液,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禾。父亲收工回家,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在饭桌上向我们介绍田里的优良水稻,不但结穗多,还有抗旱、抗虫、抗倒伏的优点。言谈中,父亲喜形于色,好似喝了蜜一般。

  收获的季节终于到来了,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嚯嚯”的镰刀声仿佛带着欢乐,“轰隆隆”的打谷机也欢畅地转动起来。筛掉禾叶禾秆,过称一称,乖乖,亩产足足有一千来斤。父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像是在做梦一般,咧开嘴笑了。

  父亲逢人就竖起大拇指夸奖:“杂交水稻好呀,今后再也不会饿肚皮了,多亏了背后的科学家。”后来父亲从报刊电视上了解到是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心中对这位科学家产生了无比的崇敬之情。后来袁隆平又推广了三系杂交水稻,亩产突破了一千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父亲很难过,他走出家门。门前的水稻已经开始分蘖,长出了稚嫩的稻穗,而水稻杂交之父却驾鹤西去,上苍落雨,青山垂泪。父亲掐了一小把稻穗在手,面西而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白鹿洞
   第03版:花径
   第04版:特刊
我收集了袁隆平专题史料
稻念
那一抹永远的金黄
我与“袁老师”的一面之缘
稻田守望者
禾苗抽穗思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