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彭祖
知道贾浅浅这个人,源于她加入中国作协之际,有人在网上炒作她的屎尿诗和小黄诗,才知道她是大名鼎鼎的作家贾平凹的女儿,才开始在网上翻阅了她的一些诗歌。读后很想谈点感想,迫于一度沸沸扬扬的舆情,我只敢默默做个围观者。后来,中国作协公示新当选会员的名单,贾浅浅赫然在列。紧接着,又因其部分作品水平及履历引发网友争议,决定不将贾浅浅列入2022年新会员名单。
如诗如画,是人们惯常用来形容美好境界的话语,国人爱将美好崇高的东西比作诗,可见诗天生就该是丽质,就该是阳春白雪,就该是刻印在纸上都发着馨香雅气的,它该通体透亮,纯洁、庄严、肃穆、远离世俗,纤尘不染,贾浅浅却将如此崇高的诗用来写屎尿,写生理反应,确实太逆忤大众的审美情趣了。
虽然屎尿令人恶心,但在一个母亲眼里,娇儿的排泄都有美感,也许这是贾浅浅用诗来戏谑记录孩子混沌未开生活的情状,是一种具体情境下的关照。如果单凭这几首诗就彻底否定贾浅浅不配做诗人,实在有点以偏概全的武断。
如果读过她的《父亲》《老屋记》等诗,还是觉得有鲜明特色的。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的诗作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力求精粹清丽,我追求以醒目的意象、鲜活的喻指和诗境的营造,来形成我的个人特色”,贾浅浅的诗语言确实谈得上精粹,意象鲜活醒目,有一种特别的隐喻,形成了诗的深刻。
《父亲》
抽打沉默的鞭子,被自责
牢牢地攥在手里。沙漏无声
如同每粒发芽的种子,时常会忽略
根的存在
在这烟火满地的尘世里
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松绑
企图活回光阴里的一个又一个自己
活回词语和词语重叠的身体里
就像活回父亲这个词——
作者开篇就用倒装的形式,写人的共性,时常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恨不能用鞭子来抽打自己的沉默。以种子的发芽忘却根本为喻,作者在思考人在成长中,面对烟火物欲的世界,却常常忘记了根本。这个父亲的意象,也许就代表着人的本源。这首诗组合寻常的词语,却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韵,写个体的努力松绑,想回到一种本源状态,追根寻源,却又矛盾地陷于迷失和遗忘。这是写个人吗?诗的背后恐怕蕴含着更深层的思考:人随时间的发展,常常忘记了根本,代沟总是横亘在一代代人之间,更多的是人为的不愿双向奔赴。
再看她的《老屋》,作者通过“斑驳的墙壁、过时的家具、满是划痕的地板”这些意象来写老屋的老,突出老屋的沧桑。同时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老屋对一代代人的包容和见证,老屋有触觉,有情感,她总是默默承受着房子里的人带给她的一切,欣喜、哀叹、痛苦、愤怒、绝望,甚至头屑,说话、呓语,无论美丑,她都默默包容着,无怨无悔,直到房屋衰老,她却仍忠实地守望着房主人的一切。这哪是座老房子,分明是人世的隐喻。
贾浅浅的这首诗,内涵一点都不浅,分明在诉说着一个伟大生命的无怨无悔地孕育、包容、奉献一生,却无可奈何最终因为老去而无法逃脱刀斧电锯的命运。老屋似乎在写人的宿命,读来让人久久不得平静。
贾浅浅的大多数诗还是非常严肃的,她在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思考社会人生。正如有方家评论道:贾浅浅的“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贾浅浅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再现自己对生活、人生、世界的感知,在隐喻中表达自己的人生理解,清新的语言中不仅再现了生活的本真,更是展示了艺术的深邃。
贾浅浅,她的诗主流并不浅。仅凭几首宠儿的屎尿诗就彻底否定她,实在有点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