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 真
余晖缓缓落下时,我凝视着远山的轮廓,目光如孤鸟恋旧林一般清澈透亮……
樱花坠落,百叶窗外,摇晃着彩虹的光晕。一缕清香隐约飘来,街边的浔儿酥散发着弥漫可口的香甜。甜点师熟练地掂量着香橙酥和蓝莓酥的轻重,嘴角微笑的弧度令我微微愣神。橘子汽水味的天空、梅子味的晚霞和两三颗葡萄味的星,以及一勺薄荷味的凉风。温柔,在这座小城无限蔓延。
漂在武汉
高考,语文失利,英语却出奇得好,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所有志愿上都勾选了英语专业。也许年少的心都是向往远方,并不一定是因为远方的月亮更远,而是一个未曾涉猎过的地方,神秘又耐人寻味。我去了一个离故乡不算甚远的地方——武汉。
心怀憧憬,就是力量,初次离家远行的我,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我像一颗向着阳光开放的向日葵,激情昂扬。竞选班长,进学生会,寻找一切机会,开拓视野。学校的公益活动,志愿行动,我总是踊跃参加,曾刷新过义务卖报的最高纪录,成为同学们口中的“真哥”!向日葵的开放持续了三年,大四时,心便着了慌。该去向哪里?
我开始学会思考。书是最好的导师。读《那些年》,我在想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平行世界,我在世界的这头,世界那头的我会是怎样?我在这个世界悲,平行世界的那个我会悲吗?我欢喜,那个我也会欢喜吗?都说有关联的人会彼此感染,那么我就拼尽全力,去赢得另个我的幸福。读《围城》,懂真挚感情最动容,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明白意识形态的世界让生活有迹可循。书,让我爱上了孤独和安静,也无数次治愈着我。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奥妙令我屡屡沉迷其中。在对书的沉迷中,时间常常不知不觉就逝去了。每晚,我载月而归,室友已熟睡;晨曦微露,我又轻手轻脚离开寝室。
读名著,也读身边人的书,尤其是母亲写的《鄱阳湖与女人》,还有非常熟悉的徐伯伯写的《失落的文明》《烈焰瓷都》《名将陶侃》等,能够让我得到久违的宁静与感受到无垠的智慧。我爱反复咀嚼,咀出家乡之味,嚼起乡愁无数。
我也学着提笔,酝酿着乡愁和向往的《一只兔子的旅行》发表在了《浔阳晚报》。
南昌小记
瑶湖,师大,坐落在英雄城——南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天鹅翔飞,碧水相绕;四季花开,香樟成林;是一眼便能入心的大学校园。
2015 年的秋天,我住进了师大最高的宿舍楼。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研究生三年。我依然爱跟自己对话,在书吧品咖啡,看窗外樱花飘落。也爱在阅览室,玩电脑,在网页上,搭建自己的小窝。痴迷网络小说,是初中时就种下的情怀。我注册了 QQ 账号,还在空间里海阔天空地写自己的日志。后来,被母亲发现了,封了我的账号。但网络小说的“毒”无法消散,也因了此,高考与双一流大学失之交臂。也因了此,硕士毕业论文,我拟定网络小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我在征求了导师同意后,开始了自己的构思和撰写。三年的理论深耕和以网络小说为文本的实践,让我对理论和理想的实现更为迫切,申报了校级课题,投递了省级期刊。在导师的指导下,《当代网络小说中的眩惑性问题研究》获得了硕士毕业优秀论文。
异国情调
2018 年,我带着将写作水平提到新高度的理想来到了韩国。我心无旁骛,撰写小论文。我参加学校组织的电视台的采播实践,提高韩语能力,以便能学到更多韩国文化……只是,融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是难的,栀子花开的时节,我总是特别想家。也许,一生的时间很长,会走过的地方很多。但是家和家乡却承载着我的初心,是所有梦开始的地方。
所幸,心中有执念,陆续有两篇我写的论文被收录入韩国 KCI 期刊。倒计时着回家的日子,在 《浔阳晚报》上陆续发表了《薄荷微光少年时》《日月如移越少年》。
离家十年
辛丑年,冬,我来到九江日报社实习。对于曾发表我散文处女作的这家报社,我内心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随着一次次参加新闻活动,将自己从校园思维慢慢转变成社会思维。从写小散文,到撰写学术论文,再到采写新闻,是成长,也是成熟。
做编辑做撰稿人,不是我的梦想,进大学,耕耘一方沃土,才是我的最高追求。在2021年即将划上尾声的时候,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了九江学院。在装有琳琅满目书籍的庐山特藏室,我感觉异常安宁与静心,周身充斥着家的温暖。
余晖缓缓落下时,我凝视着远山的轮廓,目光如孤鸟恋旧林一般清澈透亮。
浔阳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