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各地的作家、编辑在甘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参观。

垦荒老队员倪新华讲述共青城创业故事。

作家、编辑们在认真了解共青的发展史。

在共青精神体验园,垦荒队员喊出了“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良田”的口号,让作家、编辑深受感动。

在苏家垱乡水口村与村民一起欣赏西河戏。

参观共青城市档案馆。

参观风光秀丽的泽泉乡金牛生态园。

参观共青城鸭鸭产业园。
■ 本报记者 林静/文 洪显智/摄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正当扬帆远行。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5月27日至29日,2022年中国·共青城“青春之歌”文学笔会在共青城市举行。来自长江沿线省、市的全国知名作家和江西省党报副刊主编共计40余人相聚共青城市。
富华山下,翠柏肃穆。鄱湖之畔,鹭鸟天堂。创业园中,激情澎湃。大学城内,青春闪烁。与会作家、编辑在富华山景区,步履缓慢,拾级而上,细听讲解。在共青城市博物馆、共青城市档案馆、共青精神体验园、甘露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地,通过参观办公旧址、观看珍贵图文资料,聆听创业故事,学唱垦荒之歌,让与会人员了解从“共青社”到“共青垦殖场”到“共青城”再到“共青城市”60余年艰苦创业的历程,深深感受到共青城市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和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走访苏家垱乡水口村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泽泉乡金牛生态园,热情好客的村民们为客人准备了当地特产、小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河戏高亢激越、浑厚深沉,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流连忘返。在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及鸭鸭产业园,现代科技气息扑面而来,企业通过融合研发和生产,助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作家与编辑们在参观之余,兴奋地讲述起自己与“鸭鸭”的故事。
笔会活动让作家与编辑们亲身感受到几代共青人用青春和汗水在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建起共青城,大家一路走来,将沿途的城乡美景尽揽心中,共青城市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多反映新共青精神的作品,传播共青好声音,讲好共青故事。看不够的美景,听不完的故事。采风活动结束时,大家意犹未尽,期待明年共青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