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密码

长江周刊 2022年06月26日 孙尤侠

  ◆ 孙尤侠

  回望小河边,枝头的歌唱、树上的花开、温暖的阳光,水面上的阵阵涟漪,还有我满心的欢喜。蓦然得知,走出心灵的阴霾,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感觉生命是如此弥足珍贵……

  最近几天,我开始晨跑,场地就在小区中央的景观小河边。

  我的小区环境很美,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四季常绿,四时花开。我常感慨我的家在公园里。

  春天的早晨,我喜欢慢悠悠地行走于花径小路,流连于水中倒影,任花瓣打在我的发梢,任柳丝拂过我的面颊,听鸟儿们的土味情话,悠然自适,乐而忘返。

  今年,我很少出去散步。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我的大部分时间用于陪伴母亲,常常早出晚归,常常对路上的风景视而不见。

  那段日子,母亲接受不了父亲的突然离去,走不出对父亲的思念,每天念念叨叨地说着心事,动辄流泪。有时,母亲拿着笔,在小本本上,一笔一笔,计算着父亲离去的日子,那种扎心的画面,不忍目睹;有时,母亲和我讲到她的梦境,她说梦到外婆,梦到父亲。每每说到这些,我都能体会到母亲心里的疼痛。本就很思念父亲的我,在与母亲的朝夕相伴中,慢慢沉浸其中。

  “我们都好好生活,才是父亲的心愿。”这是我经常劝母亲的话。没想到有一天,母亲慢慢走了出来,我却不能自拔。不知不觉地,对外界的事物不感兴趣,什么美景美图美照,统统与我无关。

  时常想写一些关于父亲的文字。然而,未曾动笔,悲恸万分,常常不能自已。

  那段时间,收到许多文友的关心,其中有未曾见面的外地文友,他们从微信朋友圈关注到我当时的心情,常常通过信息、语音等形式安慰我。记得沭阳的文友黄老师,她曾和我深度聊天。她说她也曾有过丧父之痛。她告诉我:“忍住泪水,把文章写完,或许会明白父母给我们更多的生命启示,明白他们对我们深深的爱。这种爱会温暖我们的一生,是我们继续生活、热爱自己、孩子甚至他人的勇气,这或许就是写作让我们越来越好的原因!”我读过黄老师一篇《与〈西游记〉结缘,重读父亲》的文章,当时感动得流泪。她说那篇文章写完之后,不经意间地破译了父亲给予的生命密码。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对她说:“有时我也想,只要提及父亲,心里就难过。也许写出来,就会越过一道坎,会慢慢地好起来,会懂得父亲真正的希望,会有勇气接受一切,会和妹妹一样,能破译生命的密码。”

  之后又有几位文友打来电话,她们鼓励我走出来,学会放下。

  文友们的温暖话语,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我心绪低沉的时候,照亮我前方的路,让我感到温暖,他们是我生命中的诤友。

  一个周末,闺蜜约我去爬山。领队是一个名叫冬天的中年男子,高高瘦瘦,特别健谈,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到祖源村去看神树,看日出;去木梨硔看黄山最美的高山村落。两天时间,我爬了三座山,爬不动的时候,队友们给我加油鼓劲,给我前进的勇气。在陡峭的山路上,我累得气喘吁吁、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就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甚至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想到的是父亲,瞬间,我力量倍增,心无旁骛,向山顶进发。

  还记得去年夏天,我带父母去看大海,去看花果山。父亲腰疼,只能在花果山下留个影。仰望花果山,父亲右手扶在腰上,感叹道:“若是年轻10岁,我还能上去。”

  想到父亲的遗憾,我忘记了劳累和恐惧,无论前方路有多难、多险,我都要努力爬上去,我要接过父亲传递来的接力棒,继续前进。或许,我能替父亲实现未了的心愿。

  那次爬山回来,我放下不少,开始勇敢去面对一切。父亲虽然离去,但是父亲的爱,父亲的教导,父亲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人格力量,始终流淌在我的血脉里。未来的路,我要振作。

  清明时节,我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把压在心头的话写出来。我的文字随着敲击的键盘涌出,泪水也如断了线的珍珠,纷纷洒落。断断续续的三天,一万一千多字的《清明祭父》初稿完成。文稿比较详细地记述了86岁的父亲从突发动脉夹层到离去的18天过程,叙说全家人的经历、思考、无奈、遗憾等等。从全家人齐心协力救治父亲,到反思隐瞒父亲是否合适;从病床前陪伴父亲,到重症监护室外的担忧与煎熬;从做儿女的对生命垂危父亲的无力,到父亲离去后的伤痛和遗憾,所有的心路历程都是肝肠寸断……

  写完追思父亲的文字,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我开始准备继续我的写作,并好好锻炼身体。

  昨天,晨跑结束,走在绿树丛荫的小路上,突然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这声音好像很久没有听到了。我驻足树下,仰望枝头蹦来蹦去的几只鸟儿,一阵欣喜,眼眶发热。我真的回来了,我把自己找了回来。

  我问自己,这段时间,我是不是无意间屏蔽了那些美好?

  伫立良久,回望小河边,枝头的歌唱、树上的花开、温暖的阳光,水面上的阵阵涟漪,还有我满心的欢喜。蓦然得知,走出心灵的阴霾,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感觉生命是如此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