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描写撷英·方言

  ■ 伍 穆

  1、陕北话

  陕北的文化很古老,就像黄河。譬如,陕北话中有好些很文的字眼:“喊”不说“喊”,要说“呐喊”;香菜,叫芫菜;“骗人”也不说“骗人”,叫作“玄谎”……连最没文化的老婆儿也会用“酝酿”这词儿。开社员会时,黑压压坐了一窑人,小油灯冒着黑烟,四下里闪着烟袋锅的红光。支书念完了文件,喊一声:“不敢睡!大家讨论个一下!”人群中于是息了鼾声,不紧不慢地应着:“酝酿酝酿了再……”(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点评】这是十分典型的片段描写,由概括一步步的具体,文化→陕北话→开社员会→一个人说话,一步步引出“酝酿”这词儿。在窑洞里开社员会的场面,背景只有三句话(黑压压的人,小油灯的黑烟,烟袋锅的红光),却情态毕现。尤其是黑与红的两种颜色对比,时代与地域的风味全出来了。

  2、唐山话

  等大家都讲完了,队长来收尾。他的唐山口音真重。几乎每句话后边都带着一个儿音:“那怎么办呢儿,八个人儿,先写八份检查再说儿,上边有人问儿,我就把检查给你们交上去儿,上边没人问儿,没人问怎么办呢儿。”队长的口音特别儿,儿不说还带个弯儿,每次他说话拖长音的时候丁红卫都要笑,这次丁红卫还是没有忍住。(王祥夫《宣传队纪事》)

  【点评】一百多字儿,似乎只说了一个“儿”字,虽然文字是平面的,也没有带出场面,但是读者可以调动想象,特别是“儿不说还带个弯儿”,那是多么有趣。丁红卫原来一定不叫丁红卫,是运动之初改的名字。

  3、济南的口头禅

  这句口头禅就是:“你别管了。”

  这四个字要分析起来,有很多种意思,但在济南人的嘴里只有一种意思,就是“让我来”“交给我,你就放心吧”。再加上济南人那种爽快的口音,透着一股让人浑身舒坦的热情和豪爽。

  这句口头禅几乎在任何一个场合都可以听到,比如你拿着很多东西打车,的哥在你面前停下,噌地钻出来,喊一声:“你别管了!”然后就三下五除二地帮你把大包小包全塞进车里,那气势恨不能把你也抱起来塞进去。

  比如你去买衣服,试了半天还是没看中,正不好意思地想怎么跟热情的老板娘开口,谁知人家老板娘毫不介意,喊一声:“你别管了!”三下五除二就把散乱的衣服收拾好了。(马少华《不辞长作济南人》)

  【点评】描写一个地方的方言,只讲一个口头禅,就把这个地方人的共同性格推出来了:热情,豪爽,实诚。虽然只写了两个场面,但万千场面都可以想见。再配上济南人爽快的口音,以及反复出现“三下五除二”的动作描写,读者看了也会浑身舒坦。

  4、闽南话

  这些福建人都是矮小精干、皮肤黧黑,高眉凹眼,看人的眼神很机警,既能出力,又能出谋的样子。他们互相间说着艰深难懂的闽南话,语音很激烈。与外人须说普通话,顽固的乡音使他们变得有些口拙,但并不妨碍他们的表达。他们甚至比别人表达得更好一些,因这乡音里有着一种肯定的、不容置疑的语气,很起作用。(王安忆《小饭店》)

  【点评】外貌的精干、机警,表达时的口拙而决断,文中把闽南话的特点与闽南人的外貌、神态、性格结合起来写,效果凸显。即使读者很少接触福建人,也会佩服作家观察能力的明察秋毫和语言运用的精妙绝伦。

  5、上海的俗语

  上海的俗语,有的从邻近各地流传过来,有的是脱胎于“白相人”的江湖诀,有的则是所谓洋场少年的新兴海派话。除了前面已提过的外来语流氓化的例子,还比如,人或东西的外形,上海人要叫作“卖相”,顿时有了一种商品的含义;额外的收入,叫作“外快”,有一种投机的气味;交朋友叫“轧朋友”;有趣或有办法叫“噱头”。歇后语里也常常带有粗鄙直露的贫富观念,比如“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鲜”。这一类的语言,其实是大有内容,可惜实在缺乏美感,用之不妥,弃之可惜,十分为难。(王安忆《“上海味”和“北京味”》)

  【点评】王安忆出生于南京,却在上海长大。她不用沪语写作,但上海方言就是她的母语,在她的小说中,上海的语言文化无处不在。所谓“外来语流氓化”说的是上海话的粗放的一面。从她所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上海话对普通话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6、苏州话

  苏州话可为吴语的代表。北方人提起苏州话,总说骂人也好听。两人当街对骂,自以为泼悍得很,未成想在北方人眼里竟会是“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谢慧黎《你侬我侬》)

  【点评】苏州话是“吴侬软语”的代表性方言,听起来比较“嗲”,所以有句俗话:“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闲话。”作者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用北方人的视角,并引用诗词来表达苏州话好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白鹿洞
   第03版:花径
   第04版:综艺
杨遇春们的庐山抗日保卫战
描写撷英·方言
《闲情赋》惊艳时光的庐山情书
文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