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芝跟着高晨到北京后,很快在住处附近的美食城找到了份包饺子的活儿。月薪三千,包吃住。田小芝在店里吃,却没有住那里,高晨这里好好地租着房呢,两个人能每天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
高晨下午五点半下班,田小芝是六点半。高晨下班后可以去接田小芝,然后一起逛逛超市,买些水果、馒头、菜什么的,早饭晚饭田小芝会给高晨做。
田小芝包饺子的美食城在地下一层,一溜二十几个小店,都是一个柜台一个操作台,门头上做了灯箱广告牌,图文并茂着展示小吃店的亮点。小店的前面,四排褐色桌椅整齐排列着,纵向延伸,每个桌上都有盆娇嫩的绿萝。田小芝娇小的身影在一个亮着“纯手工水饺”招牌的小店里忙碌。
田小芝下班后出来,要先上天桥,下了天桥,走到街这边来。高晨到天桥后,先发一条微信给田小芝,“我在看象棋”,然后在天桥旁边的象棋摊前等,看漏洞百出的棋局,听对弈的人用地道的京片子调侃。田小芝下班才有时间看手机,她看到高晨的微信后,并不急着回,等到走上天桥,看见高晨了,才回条微信,“我在天桥上”,高晨抬头,田小芝正走在天桥中央。
站在天桥上的田小芝,脚下是不息的车流,黄昏的阳光有点发黄却有着毛绒绒的温暖和亮丽,正照着田小芝望过来的笑脸。田小芝大眼睛,长发,穿着红色的外套,微微地笑,这些使她有着一种穿透力。这种力,高晨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但这种力无比强大,穿透了婚后十几年反复叠加难以统计的琐琐碎碎喜怒哀乐,穿透了密密麻麻晦暗明媚厚厚薄薄的日子,直抵高晨的胸口,而且迅疾地进入高晨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高晨觉得,因为天桥上田小芝的微笑,日子也一天天地鸟语花香起来。
每天下班,能看见天桥上田小芝的笑容,是高晨期待和享受的愉悦。这愉悦不仅美好了日子,还坚定了高晨对明天的憧憬。随着时间积累,田小芝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快乐。
有天晚上,田小芝说:“高晨,我们应该再往前一步。”高晨不明白田小芝的意思,问:“什么往前一步?”田小芝说:“我想了好久了,我想在美食城租个小店。”高晨愣了一下,有点惊讶,他万没想到,田小芝来北京短短半年多,就从什么事都要问他主意的人变成了敢独闯世界的人。田小芝接着说:“美食城里有个小店房租到期,店主改行,我想租下来,早上卖包子、胡辣汤、八宝粥,中午卖饺子,下午买食材准备第二天的生意。租金也不贵,可以季交,两万多。扎的本钱不大,每天就能见着钱。”高晨张张嘴,一时竟然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田小芝又说:“既然来北京了,就应该大胆闯闯,再说,人活着吃饭为大,只要好好做,凭良心做生意,我想小吃店生意不会差。”
小吃店开张了,生意果然很好。田小芝买食材都是挑最好的,挑最新鲜的,田小芝说,吃的东西可不敢打马虎。很快,田小芝一个人忙不过来,又雇了一个大姐。田小芝让高晨搬回公司宿舍,她和那个雇来的大姐一起住。田小芝丰富了包子、饺子的品种,小吃店回头客很多,生意越来越好,田小芝忙得团团转。
高晨下班和节假日都要到小吃店帮忙,他每次走到天桥旁的象棋摊前都会停留几分钟。看看漏洞百出的棋局,听听对弈的人用地道的京片子调侃,然后抬头望天桥。天桥有时候空空荡荡,有时候是匆匆忙忙的行人,没有田小芝站在那里笑着望过来了。高晨心头有着一种淡淡的失落。
进了小吃店,高晨看见田小芝娇小的身影忙忙碌碌,以及每月高出自己工资很多的营业额,他心里有着深深的疼惜和自豪,还有些无奈。靠自己的辛勤和智慧,打拼出幸福的生活,田小芝做的没有半点错,孩子大学的生活费、家里的房子要翻新、买辆车……高晨洗洗手,撸起袖子帮忙。
高晨每次来小吃店帮忙时,都会在天桥旁的象棋摊前停留几分钟。看看漏洞百出的棋局,听听对弈的人用地道的京片子调侃,然后抬头望望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