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林静 文/摄)继全省首家“银行+”城市书房落户九江银行万达社区支行后,1月16日,位于开发区长江大道的第二家城市书房迎来了首批读者,万余册新书将极大方便周边居民的阅读需求。
橱窗式落地玻璃,白枫色的实木桌,舒适的布艺沙发,亮白色的阅读大灯,四处点缀着绿植。若不是满墙书柜摆放的书籍,许多市民以为这是开发区新开的一家咖啡馆。九江市图书馆九银开发区分馆临近联盛快乐城,地处长江大道与西二路的交汇处。近年来,开发区新建成的楼盘众多,小区居民增长迅速。市民前往九江市图书馆借还书籍,往往还要在甘棠公园站换乘公交。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选址时多方考虑,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读者。
据了解,九江银行开发区城市书房分为儿童阅读区和成人阅读区,可容纳80余人。涂鸦区、吧台、软包坐席等细微之处都为读者着想。书房还为读者提供微波炉、直饮水等便民设施。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目的是让市民一走进书房,就有读书的欲望。城市书房是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一部分,与市图书馆总馆互联,实行借阅证一卡通和图书通借通还。为了让书房内的书籍尽可能全面,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地与其他书房、图书馆交换。这种利用银行现有的社区网点场地,银行进行个性化设计装修和后续日常管理,图书馆配备图书、服务设备并提供业务支持的模式受到市民的欢迎。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附近的居民在自助借阅机上操作,归还从市图书馆借出的图书,从而免去了往返奔波。
作为全省首家银行+图书馆模式的万达社区城市书房运营已经一年了,书房静谧和谐的阅读氛围,时常吸引附近市民过来读书。据统计,万达社区城市书房运营面积130多平方米,全年借阅图书量达1.1万余册,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能。市图书馆副馆长高峻介绍,这个数据远远高于预期,若以运营面积折算的话,万达城市书房的图书流转量为九江市图书馆5倍。由此可见,城市书房布局灵活、服务便捷、环境舒适,作为一种智能化图书馆,融合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阅读服务与便民服务,是传统阅读阵地的现代延伸和有益补充。可以有效解决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公共阅读融入百姓生活,打开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