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多,我独爱竹子,有点像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想郑板桥的血液里是否也流着青绿竹子的味道?所以他才能够“胸有成竹”。竹子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良友和佳人!
我最喜欢水边的竹子,那竹子和水相互交融,好像是蔚蓝的天空中有了白云的飘荡;水,应该是流动的小溪水,而不是静止的水。只有这样,“动和静”才显得和谐自然。竹子修长典雅的身姿,宛如玉树临风的仙女,随风飘摇,风姿卓越,超然世外。溪水中的雾气缭绕,远远望去,恍如仙境一般。这样的美景,是我在飞驰的列车上看到的。那时我从金华去温州,早晨冬天的太阳光投射在列车的玻璃窗上,我抬起睡意朦胧的眼望窗外一瞥,就这一瞥,让一幅“水绕翠竹图”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我看到列车在宽阔的溪流边行驶,溪流的水很浅,浅得能看到淡黄的石块和灰色的鹅卵石。太阳的光辉映在溪流上,流光溢彩,浮光跃金,波线粼粼。我顺着波光向前一望:啊,一片片疏朗青俊的翠竹林延绵在溪流的边上,宛如一个个窈窕淑女在溪流边梳妆束发。望着这一排排秀媚多姿的美女竹,我的心,陶醉在最温柔的晨梦中!
我曾经到过有茂林修竹的深山里。那里的竹子棵棵挺拔高仰,健壮粗实,我想它们是竹子家族中的“伟丈夫”,雄浑沉峻。我们需要仰视它的昂首,那密密的竹叶形成了一把把疏漏的绿伞,我们双手握着伞的下端,仿佛可以把天空戳个窟窿。它们屹立在深山里,吸日月之灵气,饮高山之清泉,承受着不被人知道的寂寞,静静地把志向伸向蔚蓝的天空,凌云的壮志也给我们以攀天的勇气和希望!我想不到竹子中也有这样的“伟丈夫”,他打破了我把竹子视为美女的思维定式。后来,去黄山旅游时,在盘旋的山路边,我同样看到了这样遮天蔽日的“大丈夫”,他们个个挺拔高耸,生气勃勃,给人一种不怕困难的力量和勇气。我喜欢那美丽的修竹,更愿做一棵挺立在高峻山崖上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我常常这样设想:当我老了的时候,我要在一条清澈的溪流边筑造一座用竹子做的小楼房。每天,我坐在楼房的走廊上喝茶,远眺,吟诗,歌唱。我用竹子的青色,画着桃花流水的气韵;我融竹子的气节,乘溪流白雾,羽化成仙;我驾竹筏的流逝,驶向我理想的境界;最终,我想我也会化为一棵修竹,立在潺水之边,听媚水之歌,溪流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