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旭初
欧洲杯足球赛刚结束不久,但很多事情仍记忆犹新。可口可乐作为本届欧洲杯最高级别赞助商出现在一赛前发布会上,全世界瞩目。结果被C罗调戏了、嫌弃了:
他眉头一锁、长手一伸,把与自己同框的两瓶可口可乐推出镜头,有点调皮,随后举起了一瓶矿泉水,说“水”,意思是“多喝水,少喝碳酸饮料”!
这下新闻炸了。
不过大牌可口可乐倒是很从容平静回应,而且在合适的时机: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饮料偏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的球员们(还)会得到水、可口可乐和“可口可乐零糖”……
没有恼羞成怒,没有“严正声明”或追究违规责任!
不仅对C罗表示理解,个人“偏好”值得尊重,只字不提C罗的“错”,宽宏大量,还借势宣推了“零糖”产品,反向营销的同时,再次强化了大品牌大格局的形象。
据说,在 些欧洲超市,可口可乐已经开始和矿泉水一起打包销售,买大容量可乐获赠一瓶矿泉水。
后面赛场又有一些戏剧性的新闻:C罗拒绝与可乐同框,然后C罗和他的葡萄牙队出局了。瑞士队长扎卡点球大战前喝可乐,最终成功冲进八强。
C罗领衔的葡萄牙队落败,把可口可乐欧洲杯营销的话题推到高潮,互动效果、传播效果,都达到峰值。而扎卡的胜利又将可口可乐欧洲杯上的名誉、流量送上了玄学的高度。
至此,可口可乐或成为欧洲杯最大赢家!
第一感觉是,可口可乐赢在格局上,很尊重,不反驳不生气不计较。不说硬话。
即便私下暴跳如雷,但是马上在公关场合,表达“没事”,这是礼貌,其实也是胸襟、体面。
第二感觉是诚诚恳恳,赢在态度上,用陈述句表达,平和,真诚,自信,用事实说话,不掩饰真相,更不强词夺理、撒谎。
反驳、对怼、报复,赢了又怎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承认,糖有不利健康的一面,也就是不在常识上费口舌,先说“是的是的”,后面你再抛出你还做了什么的信息,受众或对方就会顺着你“说是”的氛围,报以肯定、接受。
所谓双赢。主动权一直是在优雅诚恳的那个人手上。
最聪明优雅的做法: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不得理不饶人,真实面对,表达“我们做什么”,而不是喝止对方“不可以怎样”。
我有“什么”是我的事,你“怎样”是你的事。我最优先说的是我有“什么”。
最愚蠢自卑且无效的做法是恼羞成怒的失态,是掩盖,是黑灯瞎火的洗白。
说来说去,还是内心强大与否的问题。自卑之所以不好、悲哀,就在于很容易放大别人的看法,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特别容易因为负面评价而树敌,不容易谅解、不懂自嘲,不容易客观,其实也是不爱惜自己。
在人际关系里,真的没有几件事情值得我们搭上礼貌、教养、体面、人品和格局的。
有时一笑而过就好。有时还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别人的错或误会,不是你素质低的理由。也不要整天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大。离了你,地球照转。天塌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