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墨军
走进乌镇,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令人怦然心动的靓丽画卷。每走一步都仿佛踩在厚重的历史之上。行进在古意盎然的石板路上,就如同徜徉在宋词的意境里,那点点古老的情怀,带给人的是少见的新奇感受和无尽的悠悠遐想。
乌镇是江南水乡四大名镇之一,有着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建镇历史,曾名乌墩和青墩,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在历史中不息地行走了千年的古镇,今日在人们的追捧和欣赏中更加古意焕发,芳华毕现,幽美可爱,展示着灿烂的历史况味与信息,流淌着自然的风光与美景,呈现着不同的神韵与风采,漫溢着泠泠的水声与波语。游人至此,就像穿梭在古远的岁月里,不知不觉中就被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景致所迷醉,所陶染,感觉是在触摸世事沧桑,品味古风古韵。
这里水网四通八达,九曲回肠,百潮通巷;粼粼细波,如练伸展,蜿蜒弯曲,平静中藏着玄妙,古韵中透着时髦;扁舟如凫轻浮,欸乃萦绕古镇,营造出风景如画的水城景象。刚踏进古镇,就如同走进了著名的威尼斯水城,看见的是如蛛网一样的小河和随处可见的拱桥,仿佛整座小城都被清冽冽的水给濡染了。那临水而建的房子,独具风情,林林立立在河边相拥,清清幽幽散发着古韵。它们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挤挤挨挨,一律的古褐的颜色,特别是那屋上的褐瓦,好像从明清时代起,一直就一动不动地卧在那儿,不曾挪过位置,尽职尽责地为住户遮挡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将几百年前的风情,绵绵不绝地延续到今天,使之舒舒缓缓地散发着几个世纪前的迷人气息。那些离河岸稍远一点的错落有致古韵犹存的房子,有的墙体上爬满了苍翠的藤蔓,蓊蓊郁郁,一派生机;有的依然是青褐的墙体,苍老肃然,温厚静默,落满了岁月的尘埃,有着悠久的况味;有的高高的马头墙上露出簇簇的白色,与天上的白云遥相呼应,衬得一片古老建筑暗青闪光,深沉古朴。可以想见,这里枕着河水入睡,听着涛声入梦,划着小舟行路,借着碧水生财的居民,如今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日子定然更加的悠闲逍遥,幸福美满。
走在乌镇的小巷里,可以清晰地听到杂沓的脚步声在逼仄的巷道中悠悠回响。那感觉仿佛穿越到了古老的时光之中,远离了现实和尘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小路蜿蜒曲折,肃静默然,曲径通幽。但就是这点蜿蜒,这点曲折,这点肃静,这点幽古,让古意盎然的乌镇在现代气息的氤氲下更增添了几分迥异、几分特色、几分魅力。人在其间走得久了,不觉间,那明代汤珍的“改罢新诗独自吟,忆君不至意沉沉。疏花对雨平栏静,芳草和烟古巷深”的优美诗句就涌到了嘴边,完全成了古镇的精当描述。巷子里随处可见闲散的老人坐在自家的门前闲谈品茶,脸上都写满了幸福与安详,让人深切地感到这里古雅风韵与幸福恬淡相互糅合的净土气息。
乘一叶扁舟,顺小河蜿蜒,看小桥流水,观两岸旧屋,听古镇乡音,闻微波细语,别有一番情趣在心间。感知古镇的千年繁华随着时代的演进,那悠悠的古韵之中,更著上了时代风华,那时光打造的风致和神采,更加古雅妩媚,妖娆醉人。抬头间,望见半月形拱桥上悠然行走着撑着绸伞的时髦女子,恍惚间,就像一幅活生生的明清画卷挂在头上,令人恨不能立时也走进那幅画里,抛弃纠结情怀,忘却尘世杂念,纵情拥抱古镇,谛视人文景色,领受迷人气象。带篷的小船在水中一路咿呀,那情形如同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漂浮出悠闲的意境;船下是潺潺水声,弥眼的是河边迷人的景致,迎面吹来的是甜润的清风。在这样的意境里行走水乡,心就会被岁月流转的款款情意挽留。
乌镇的夜景更是迷人。夕阳西下,晚霞柔媚,街上招揽生意的灯光次第亮起;临水小街,凌河小桥,水边亭榭,古老屋宇,都被光色映衬得有几分神秘。外表为明清时代风貌的古屋,里面却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古朴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别有趣味。选一处临水的位置坐下,望向窗外,依依垂柳,五色灯光倒映水中;沿岸的楼上挂满了灯笼,河面微风徐来,吹散了白日的热气和嘈杂声,一切都浸润在夜色的宁静里。与同行的人咂品着这里的特色小菜,细嚼慢咽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尝一口龙井虾仁,眺望窗外,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灯火交映在小河里,亦真亦幻,静谧如梦。一时间,觉得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景色比这更美好更瑰丽的了。
乌镇真是一个散发着古典美的水乡之城,那明清古宅,幽幽巷道,淳朴民风,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乌篷小船,可口菜肴都是在别处难以寻觅的,它是古镇特有的文化印记,为古镇增添了卓尔不凡的魅力,让每个来过这里的游人,都会带走一份美好的记忆留存在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