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翻拍旧相片

朱冬香

本版配图由特约画师 崔红梅 提供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台湾龙应台有天脑洞大开,想去曾经就读的大学校园,翻拍一张旧照片,彼时她已经五十多岁,虽然名气大震,但岁月的抛物线毕竟不饶人,跟自己美好年华较真,委实有点冒险,很多朋友劝阻,但龙应台依然故我,那张衣袂飘飘骑行在大学校园的翻拍相片感染了很多人:其实年龄不是障碍,心态才是!

  我看完微微一笑,心里忽然就喜欢上龙应台的天真,只是不知道有天我也会翻拍照片,而且比她还萌:小弟临时客串导演,翻拍我家那张少年时的合影!

  相片是黑白的,算来应该有三十六年了,因为哥哥是八一年下半年当兵,这相片应该就是那年的夏季拍的,哥哥去部队两年都没回家。相片已经有点模糊,但脸模子清晰可辨,我诧异地发现,家里其他人都是瘦长脸,就我一人北瓜脸,难怪当时来家里的人都认为我老大呢!

  庆幸爸妈让我们拥有了这张全家福,这也是我们家第一张合影。估计是源于哥哥当兵,我清晰地记得哥哥当兵时戴着绸子折的大红花,后来那红绸布我一直留着,成家后留着盖收录机,因为感觉喜庆,也是念想!

  相片太老,问了妈妈也不记得是啥时候拍的,她只觉得相片里我们好小,妈妈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

  其实相片只是个载体,你想象的翅膀可以恣意地在时空隧道里翱翔,而我的那双翅膀上粘贴了太多有关哥哥的故事,如东升读书,他经常来信鼓励,每信必夹带五元现金,那可是不小的数目。还买来许多复习资料,但那些细节却因了这张合影而定格!

  翻拍的时间是2017年的10月10日,恰好小弟从福建回来,兄弟俩便一起回杨梓看望爸妈,临时哥哥来电话让我们也请假回来,说平时都忙,姊妹难得相聚。

  闲话不提,回到杨梓才知道是小弟想给爸妈一个惊喜:翻拍家里那张柿子树下的合影。我当然是欢喜赞同!

  一放下碗筷,小弟就美滋滋地催促我们,“去拍照呀!”爸爸也极力配合,叫妈妈别收拾碗筷,先拍合照。

  两把椅子并排,不记得各自位子,忙着看手机里的老相片,确定好次序,因为总笑场,半天才摆好姿势。老公忙着抢拍,结果弄成摄影,又是一阵哄笑,终于抢拍成功,望着真感叹:时光轻易就飞走了,相片里我们,只能说是似曾相识吧。爸妈已近耋耄之年,但精神状态蛮好,笑容可掬!我们姊妹四人算是都成国字脸了,发到朋友圈,丹英说:你变化小呀!说的是,谁叫我少年时长的那么着急呢!现在的我似乎合拍了。

  “你们几个是迟开的花!”记得去年大学同学聚会,班主任王贤淼老师冲着我们几个略显年轻的同学说。

  感觉命运偶尔也会开开玩笑,比如曾经帅气的他居然成了“聪明绝顶”,曾经丑小鸭的你,怎么越来越精神呢!

  其实岁月的设计师脾气古怪,谁也猜不出自己未来的样子,而相片便是最好记录。所以我喜欢拍照,算是超级拍客,连着爸妈也被我的痴迷传染了,只要说拍照,他们都乐呵呵地,像个小孩一样。

  “还是要学你多拍照!”星星有次跟我说起,眼睛红红的。她妈妈突然过世,才发现家里找不出全家福,跟母亲的单独合影,也是十多年前的,想找一张母亲近期的相片都没有。“我们不愿意拍照,总认为日子还长,谁知道一错过就是永恒的遗憾!”没过多久。她们一家老老小小就特意去照相馆合影,虽然母亲不在,但至少穿大红唐装的父亲还是那么精神!

  相隔三十多年的两张相片发到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尤其大学室友阿丽满腹遗憾地回复:可惜我想翻拍,姑父已经不在了!

  阿丽姑父刚去世,她是姑姑姑父带大的,感情特深。所以尽孝要趁早,有时拍相片也是一片孝心呢。父母没事瞅瞅相片不也是一种思念子女的释放么?

  当然翻拍的重点自然是慰藉我们自己,毕竟现在的我们,都算是或近或远的他乡的熟悉人,那个叫家的老屋越来越斑驳,对父母的挂念也越来越浓。

  “除了故乡,世界的一切都是漂泊!”诗人于坚的这句诗,此时我特有共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白鹿洞
   第A3版:花径
   第A4版:综艺
心系香江同仇敌忾
藕(外一首)
翻拍旧相片
外婆的人生路
一篇尘封遗书唤起多少感动